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明确规定,技工院校招生计划需纳入全省统一编制体系,且不得提前违规发布。招生计划究竟何时公布?热门专业是否扩招?如何快速锁定目标专业名额?本文结合官方政策与产业动态,一次性讲清关键要点。
随着 2026 年中考进入倒计时,广东技工学校的招生计划公布时间成了家长和考生最关心的问题。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明确规定,技工院校招生计划需纳入全省统一编制体系,且不得提前违规发布。招生计划究竟何时公布?热门专业是否扩招?如何快速锁定目标专业名额?本文结合官方政策与产业动态,一次性讲清关键要点。
根据粤招〔2025〕7 号文件要求,2026 年广东技工学校招生计划实行 “省级汇总 + 院校细化” 的发布机制,分三个关键阶段逐步公开,考生需精准把握时间节点:
省招生办将汇总全省所有技工学校招生计划,编制成《广东省 2026 年普通高校春季高考统一招生专业目录(中职生版)》,通过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网(https://eea.gd.gov.cn)和 “广东招生考试” 微信公众号同步发布。该目录包含所有招生专业名称、计划人数、证书要求、院校专业组划分等核心信息,是考生选报的基础依据。
各技工学校会在省级目录基础上,通过本校招生网发布更详细的计划细则:
细分信息:如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 “普通班” 与 “订单班” 名额分配、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实训设备配置标准;
特殊政策:包括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的对接高职院校名单、退役士兵单列计划人数、奖学金覆盖比例等;
发布高峰: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广东省粤东技师学院等热门院校通常在 2 月中旬率先公布,偏远地区院校多集中在 3 月初。
首轮录取结束后,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会在省考试院官网公布补录计划,补录专业多为区域特色专业(如粤东的潮菜烹饪、粤西的农村电子商务),考生需在公布后 24 小时内完成志愿填报。
结合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需求及技工教育专业调整动态,2026 年三大专业集群招生计划预计大幅增长,成为报考热门:
作为广东制造业升级的核心支撑,智能制造类专业持续扩容,重点专业及扩招逻辑如下: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对接美的、格力等企业智能产线需求,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计划新增 2 个订单班,扩招 80 人,要求考生需具备电工基础证书;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响应广汽埃安、小鹏汽车扩产需求,东莞市汽车技术学校该专业计划从 2025 年的 120 人增至 180 人,实训课程占比提升至 70%;
芯片设计与制造:新增热门专业,深圳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首次招生即投放 60 个名额,需通过院校组织的数学能力测试。
紧跟数字经济发展,信息技术类专业加速迭代,2026 年亮点显著: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广州市技师学院新增该专业,计划招生 100 人,核心课程包含机器学习基础与智能设备调试,适配华为、腾讯等企业基层技术岗位;
车联网技术应用与服务:珠三角地区院校普遍扩招,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该专业计划扩招 50 人,与百度 Apollo 共建实训基地;
通信技术应用:因 5G 基站运维需求激增,全省计划新增 300 个名额,持有华为 1+X 网络运维证书者可优先录取。
粤东西北地区依托 “百千万工程” 发展特色专业,成为计划增长新亮点:
低空飞行运营与管理: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新增专业,计划招生 80 人,培养无人机物流调度、低空旅游服务等技能人才;
康养与智慧农业:粤北地区院校整合资源,广东省粤北技师学院该专业计划扩招 60 人,课程融合物联网技术与健康管理知识;
潮汕工艺与文创设计:粤东地区特色专业,汕头市技师学院计划扩招 40 人,与潮汕工艺研究院合作开展非遗传承教学。
权威平台: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网 “春季高考” 专栏、“广东高质量专业设置助推技能好就业” 服务平台,可查询全省近 300 个专业的详细计划;
院校官网:重点查看 “招生就业” 栏目,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等院校会同步公布近 3 年录取分数线与就业数据;
警惕陷阱:对 “提前锁定名额”“内部指标” 等宣传保持警惕,所有招生计划均需通过省级平台统一公布。
订单班计划:如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与美的共建的 “智能制造订单班”,计划 60 人,毕业直接入职,需在报名时提交企业面试材料;
中高职贯通计划:全省 28 所高职院校对接中职开展三二分段培养,如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对接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计划 50 人,转段考核通过率达 92%;
退役士兵单列计划:28 所高职院校专项投放计划,顺德职业技术大学机械类专业单列 40 个名额,无需技能证书即可报考。
各专业对技能证书的要求已明确纳入招生计划,例如:
报考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需持有汽车维修工中级证;
报考计算机应用技术需具备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证书;
退役士兵报考高职院校可豁免证书要求,但需提供退役证原件。
优先选择与本地主导产业对接的专业:
珠三角地区考生可重点关注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类专业,对应企业密集,起薪普遍超 6000 元;
粤东考生可考虑潮汕工艺、轻工制造类专业,本地企业就业率达 85% 以上;
粤西、粤北考生可选择农村电子商务、康养服务类专业,政策扶持力度大,就业缺口显著。
不会。省考试院要求 2026 年 “3 + 证书” 考试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少于 2025 年,且新兴专业持续新增,整体计划呈增长趋势。
可以。非户籍考生满足 “3 年学籍 + 居住证 + 社保” 条件即可报考,但热门专业竞争激烈,建议提前准备技能证书提升竞争力。
订单班由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计划名额固定(通常占专业总计划的 30%),需通过企业面试,毕业直接签订劳动合同,薪资比普通班毕业生高 15%-20%。
需重点关注院校资源:如广州市技师学院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因有华为技术支持,值得优先选择;若院校无对应实训设备,需谨慎报考。
可在院校招生网查询 “毕业生质量报告”,或通过 “广东高质量专业设置助推技能好就业” 平台查看专业就业率、平均薪资等数据。
补录专业多为区域特色或新兴专业,并非 “冷门专业”。如 2025 年粤西农村电子商务专业补录考生,毕业就业率达 90%,平均薪资 5500 元。
2026 年广东技工学校招生计划的发布节奏清晰、扩招方向明确,考生需在 1 月省级目录公布后圈定目标专业,2 月院校细则发布后精准核对报考条件,3 月完成志愿填报。尤其要注意:热门专业需提前准备技能证书,区域特色专业可作为 “保底选项”,订单班计划需把握面试时机。
建议家长与考生建立 “信息追踪表”,记录目标专业的计划人数、证书要求、院校资源等关键信息;关注 3 月中旬的 “技校招生咨询会”,现场与院校招生老师确认最新计划动态。在产业与政策的双重加持下,选对招生计划充足、适配产业需求的专业,中职生同样能实现 “技能成才、高薪就业” 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