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作为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和全局性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阶段,并非是“中国式”“职业教育”和“现代化”这三个概念的简单组合,而是我国职业教育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扎根中国大地、立足本土实践需要而出现的具有中国现代化发展特色、符合中国国情、契合中国发展方向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新样态。这也意味着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框架下,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互嵌交织过程中持续不断动态探索的过程。因此,我们要以理念指引和实践设计为抓手,在实然和应然的张力中,共同推动构建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样态。
01
科学的发展理念
决定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实效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亦不例外。先进、科学的发展理念,从根本决定了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实效性,同时也为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践道路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理念指引包括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导向、坚持特色化的类型教育定位、坚持高质量的发展要求。
首先,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要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导向。马克思着眼于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构建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本体论逻辑,以实现人类普遍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蕴含着新的价值理念和人文关怀。马克思以“人”为本体论逻辑,为“人”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奠定了哲学基础。人民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是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应当保有和遵循的根本属性。人民性是中国式现代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属性,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的始终。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作为既具有文化底蕴和传统属性,又具有社会主义红色底蕴和人民属性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理应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导向,办好人民满意的高水平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奠基人黄炎培先生提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以人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继续挖掘、弘扬和深化职业教育的人民性思想。处于新发展阶段的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应当从“人”的视角出发,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要牢牢确立和不断巩固人的主体性地位。在这一过程中要自觉地进行“以能力为本位”到“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嬗变,把弥合人的异化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旨归,在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导向下推动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其次,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要坚持特色化的类型教育定位。类型是“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层次则更多地表现为具有相属关系的事物次序,是相属事物组成的系统内部结构不同等级的范畴。类型和层次有着本质上的差别。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使其作为一种与普通教育范畴有别的类型教育出现在国民教育体系当中,并在构成国民教育体系的诸教育类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特色决定生命,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教育目标、课程内涵等与其他教育类型相区别的独特属性。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在发展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到自身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所应有的特色,要自觉主动地从以往忽视自身特色而将自身的发展纳入层次教育的框架和被动适应学术教育的内容、模式及其人才评价机制的窠臼中跳脱出来。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对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定位的忽视,也就是对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在发展实践和目标追求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性的忽视,这在某种意义上消解了职业教育存在的价值,无疑抑制了职业教育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内生动力。因此,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优化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
最后,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要坚持高质量的发展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这一命题,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高质量发展是党和国家在全局层面上的整体谋划,是对社会各个方面发展的总体要求。由于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关联,职业教育在现代化的过程当中能否坚持高质量的发展要求,直接关系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全局。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坚持高质量发展,既是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适应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职业教育现代化在发展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发展标准。质量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当下我国职业教育虽然进入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如职业教育发展底子薄、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完全构建、职业教育的发展生态不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地区发展程度差距大等问题,高质量的发展程度较低,与我国进入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实然状况不符,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能力不足。因此,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高质量的发展要求,不断地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提质增效,在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背景下启动职业教育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引擎。
02
可行的实践路径
决定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深度
实践范畴被理解为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强调人在实践活动中的能动性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能否将理论付诸物质性的能动改造活动,关系到理论所构想的事物是否能实现现实性的生成。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要想实现由概念、理论和设想向现实转变,就必须在实践中予以推进,实践路径的可行性与否决定了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程度。本文认为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可行性实践路径主要包括以构建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体系为着力点、以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共生发展为关键点、以培养现代工匠实现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内源式发展为突破点。
首先,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要以构建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体系为着力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初步构建了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在体系建设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体系的建设,无论是在理论层面、政策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尚不完善,亟需以构建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体系为着力点,为职业教育现代化提供系统保障。一是要构建系统完整的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体系。围绕高质量这一发展主题,做好顶层设计和底层布局,推动职业教育制度创新,优化职业教育治理结构,完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培育高质量职业人才,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二是要整体构建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制度保障体系。制度是对事物予以体系化的保障,要坚持发挥“中央统筹,地方负责”的制度优势,完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的运行机制,确保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三是要完善构建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人才支撑体系。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和具有现代性的职业人才支撑,要不断畅通职业人才成长渠道,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多元化职业人才评价体系,为职业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其次,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要以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共生发展为关键点。职业教育既是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又是教育系统中的子系统,同时职业教育还具有自身的内部诸系统。职业教育要想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是不可能在与其他系统相隔绝的情况下独立实现的,同时也不可能在未协调好自身内部诸系统的情况下实现。因此职业教育要从内部和外部诸系统出发,以探索与内部和外部的共生发展为关键点,推动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一方面,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要与外部诸系统相协调,聚焦职业教育自身特色,不断探索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合作切入点以及寻求“上下协同,多方互动”的互动关联机制。例如,以加强产教融合为抓手,以适应社会经济转型升级为重心,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反哺职业教育自身的现代化发展等。另一方面,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要协调内部诸因素共生发展,形成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内部合力。例如,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规格、人才评价机制和专业调整等方面要做到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在内部诸系统的相互融通中共同推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最后,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要以培养现代工匠实现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内源式发展为突破点。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根本在于现代“职业人”所具有的现代性程度。现代性是现代化的前提和价值支撑,现代性集中反映了现代化的核心属性,人的现代性是指人所具有的现代化特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实现了由外延式向内涵式的历史性跨越,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越来越注重寻求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动力。现代化就其本质而言是人所促成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既是现代化发展的结果,又是现代化发展的内源式动力。因此,职业教育要以培养现代工匠为突破点,不断挖掘自身现代化发展的内源式动力。现代工匠的培养目标是职业教育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随着现代化实践进入新的阶段而在对以往的培养目标扬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职业教育在现代化发展新阶段最具有现代性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在现代工匠的培养过程中,一是要切实转变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把现代工匠的培养置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首位,注重在培养过程中融入现代性思想和现代性素养。二是要提升人才的培养规格,要从过去强调单一技能的培养转向多维复杂能力的培养,在明确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下,切实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三是要统合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深度嵌入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三融”发展过程当中,实现现代工匠所要求的创新性、融合性、多维性的培养目标。
来源丨《职教论坛》2023年第12期
平台求学通道
Platform learning channel
Copyright ©北京华信智原教育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粤ICP备16054766号